意义?
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很久,可能是研一开学时吧。那个时候,我已经发现用离子液体长不出什么劳什子单晶了,在这里我无意贬低这种想法,毕竟人家英国圣安德鲁大学那个课题组,单晶一个个地长,牛文一篇篇地发。。。
大四毕设期间,每天博览各种文献,尝试各种实验方法,期待着哪天在高压釜里能倒出哪怕一颗亮亮的东西。那段日子是充实的,可以用干劲十足来形容。
我现在再也不那么有激情了,没有目标的日子,有时候甚至有一种罪恶感。
我曾经对眯说我喜欢不务正业,大三时,跑课题组来体验研究生生活,当我正真成为一名研究生的时候,却又在这思考所谓的意义。
研一一年,总体感觉很压抑,经常问自己,我在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在这一年时间里,无论是“科研”或者是学习,进步都乏善可陈。回到家里,更是无颜面对亲友的期许。也许,多年以后,研一的生活在我的印象中会只剩下这些困惑以及和宽的那些至今没有答案的探讨。
中秋节前,看到一篇关于离子液体的综述,主要是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我不懂,也没细看。里面有句话:“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把某些有机溶剂中的反应挪到离子液体中来做,突然发现效率很高,这只是离子液体的“小伎俩”,不足为奇。”所谓伎俩即[trick]∶手段;花招。这个词用得太恰当了!现在多数关于在离子液体中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文章都出于类似的伎俩。而我也正重复着这类低水平的伎俩。想起我的文章第一次被拒的时候,审稿意见上写着:“论文本身没有新的内容。研究过于简单。”真是一语中的!我曾经说过要为了让中国少点垃圾论文而奋斗,看来要食言而肥啦,我至今仍在为发表垃圾论文而努力着。
一直不喜欢化学,什么温度、压力、浓度对产物有影响,具体什么影响根本说不清楚。当年报志愿,可没想到这个叫“材料”的所谓专业,居然跟化学扯上关系。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搞明白这个劳什子专业能干嘛,学的东西像杂货铺一样,什么都只知道一点点。铁碳相图、布拉格方程、还有那像海市蜃楼的“纳米”。。。我真的能靠这些东西安身立命吗?更可怕的是,暑假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于数学逻辑演绎之类的东西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宽说得没错,这是个不能让人变聪明的专业。
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听人家说:大学里学的东西,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工作跟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现在看来,那估计是没选到好专业的人自我安慰吧。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对于他的思维方式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已经养成了对问题前因、发展逻辑不深究的坏习惯了,看书囫囵吞枣,这其中自然有我浮躁的性格原因,但与知识结构的杂乱不无关系。
研二开学第三周,我写下了上面这段话。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再有类似的话。
毛泽东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努力学习,努力思考,努力改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